
大家有留意到當中鏡頭感覺很特別嗎?這是單純由鏡頭運動和變焦帶來的效果,并不是特效。
這是來自 Alfred Hitchcock (希區柯克) 1958 年的作品 《Vertigo》(迷魂記),這技巧名叫「Dolly Zoom」。
中文可以叫推軌變焦或者移動變焦,或滑動變焦。
其實初是由羅馬尼亞攝像師Sergiu Huzum提出的,但次使用這種特效的是Irmin Roberts。他當時在由Alfred Hitchcock執導的電影《迷魂記》(Vertigo,派拉蒙電影公司出品)中擔任第二攝制組的攝像師。
推軌變焦有名的說法或許是「眩暈效果」(Vertigo effect)攝影,該片就是在劇情的關鍵時刻運用此一手法,將約翰佛格森警官(詹姆士史都華飾)的懼高感受化為影像。這種鏡頭結合了推軌與 變焦,在攝影機推軌靠近主體時,變焦鏡頭就拉遠;攝影機一遠離主體,變焦鏡頭就推近。

只要執行得當,主體在畫面中的大小可以維持不變,而背景透視卻會劇烈改變,似乎不斷向主體靠近或飛遠,效果極為 強烈且迷離,所以只適用于劇情的重要關頭。推軌變焦常用于劇中人猛然明白了什么,或是驚異于所見所知,另外也用于表現強烈的情緒,比如憤怒、執迷、熱戀、偏執、恐懼,甚用藥之后的狀態。

速度較慢的Dolly Zoom
推軌變焦的速度,會影響觀眾對該段情節的解讀及鏡頭所傳達的情緒。表現強烈情緒時,速度通常都非??欤層^眾輕 易察覺透視的變化。在其他情況中,速度卻會放得非常慢,讓透視的變化顯得幽微,有時還很難看出,效果沒那么迷離 ,卻傳達出某件雖不激烈卻有意義的事情正在發生。
推軌變焦還用在一個少見的情況,那就是凸顯構圖的背景而非前景的主體,讓主體處于失焦,這通常是用來表現劇中人 物由于心理狀態或超自然力量而覺得身旁的景物扭曲變形了(恐怖片偏愛的手法)。
「Dolly Zoom」這個有趣的鏡頭運用技巧,正因為電影大師希區柯克在電影中運用,也被稱為「Hitchcock zoom」或 「Vertigo effect」,在香港則被稱作 Zoom in track out 。
除此之外,它一共有這么多個名字:
Focus disturbance zoom
A "zido"
A "zolly"
"Hitchcock shot" or "Hunter shot"
Triple Reverse Zoom
Reverse Tracking Shot
Back Zoom Travelling
Hunter Smith Shot
"Smash Zoom" or "Smash Shot"
A "Jaws shot"
Vertigo zoom
Telescoping
Trombone shot
The Long Pull
The Trombone Effect
A Stretch shot
Reverse Pull
More technically as forward zoom / reverse tracking or zoom in / dolly out
Trans-trav (in Romanian and Russian), from trans-focal length operation and travelling movement
Contra-zoom
其實原理并不復雜,就是在轉動變焦鏡頭改變視角(視野,FOV)的同時,把攝像機移向或者移離物體,使物體在畫面中一直保持相同大小。
因此,機位在遠離物體的同時,鏡頭向前推進,或者與此相反。這樣畫面就會在變焦中就會產生一 種連續的透視變形,直觀的特點是背景改變大小而主體不變。

《好家伙》
在視覺表現上,或是背景突然變大變豐富有淹沒前景之勢,或是前景變得巨大無比掌控整個畫面布局,具體取決于用哪一種推拉移動方式。
因此,看到透視關系改變 ,而直觀大小不變,會給人帶來不安感,產生強烈的情感效果。
以下還有一個很特別的 Gif,很清楚地運用這個技巧,同時也表達出在主體相同大小,以不同焦段拍攝下,會出現甚么不同。

推軌變焦鏡頭經典的運用,就是強調人物發現某件事情不對勁的瞬間,從導演迪杰卡羅素的電影《機動殺人》(2004年)中就能看到這樣的示范。
迪杰卡羅素的《機動殺人》(2004年),該片運用了常見的推軌變焦:FBI心理分析員(安潔莉娜裘莉飾)協助 偵辦一樁連續殺人案,但她突然發現與自己越走越近的目擊者竟然就是兇手。

此處的推軌變焦原本是廣角,攝影機也離人物很近,在拍攝的過程中,當鏡頭變焦到望遠程時,攝影機迅速軌遠離人物,如此一來,人物在畫面中的大小不變, 但背景卻看起來離她更近(注意和格比起來,一格的走廊上,墻面的面積少了許多)。這一幕推軌變焦有效地 傳達出主角在關鍵時刻有多么驚訝、迷惘、震驚,同時也示范了當人物的大小維持不變時,焦距的改變并不影響景深, 因為攝影機到主體的距離抵消了這個落差,背景從頭到尾都失焦,不論鏡頭用的是廣角端(一開始)或望遠程(結束時 )。

《怒火青春》
導演馬修卡索維茲在電影《怒火青春》(1995年)中,以推軌變焦來拍攝劇中人物在巴黎收債的內心感受。他們這群朋友都是 在「郊區」(法國的窮人)一起長大,雖然文森(文森卡索飾,左)及蕯伊(蕯伊德塔馬歐尼飾,右)對周遭的環 境似乎無動于衷,但這一幕推軌變焦卻顯露了兩人在離開自己的邊緣小區之后,其實感到不安又恐懼。
另外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:斯皮爾伯格的《大白鯊》(Jaw)

以及一些靜態的例子,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閱動態畫面。













分享由Lewis McGregor 的用AE制作創造簡易的推軌變焦鏡頭的方法。
以下是教程:
準備一段由遠景到近景的視頻素材,以下例子中的尺寸是3840×2160,的素材應是1080p規格的時間線。
步驟1:導入素材
這可以是任何NLE或視頻編輯軟件,但是必須具備允許素材的縮放剪輯和關鍵幀的設置。Adobe After Effects中把規格 設置為1080p。
步驟2:將4k添加到1080p時間線
將4k素材添加到時間軸。它可能對于1080p來說太大了,但是請保持這樣。
步驟3:創建工作區
找到鏡頭移動的開始和停止的起點和終點兩個點,并在這兩點之間創建一個工作區。這個很重要。
步驟4:添加網格
接下來,將平分三分的網格對齊插入到畫面中。因為我們在上面的例子看到,大多數的Dolly Zoom里,拍攝的人物都是靜止的,而只是后面的空間、景深變化。鑒于上述的,我所以我們要降低處理的范圍,所以保證主體在屏幕的位置。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插入一個網格。

步驟5:設置縮放和位置的關鍵幀
在工作區開始處設置播放點,然后打開縮放效果(Adobe After Effects的鍵盤上的S)。對位置(鍵盤上的P)執行相同 操作。您可以同時打開縮放和位置 通過按住S和P按住Shift。單擊秒表圖標以設置這兩個屬性的關鍵幀。
步驟6:減小縮放
移動到序列的末尾,并縮小到50%。
如前所述,與攝影機不同,我們不能保持這個被攝對象保持在畫面。 正如你可以在上面的圖片中看到的,當我們縮 小比例時,主體現在已經離開了他的原始位置。因此,還需要重新定位剪輯對齊到其開始點。

讓你的主題盡可能接近起始位置是關重要的。 如果它有輕微的偏差,效果將被破壞。 如果你的Dolly Zoom逐漸停止 ,通過選擇它并擊中F9將結束縮放關鍵幀更改為一個緩和曲線關鍵幀(easy-ease keyframe)。
內容由作者原創,轉載請注明來源,附以原文鏈接
http://www.66363709.com/news/925.html全部評論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表情
添加圖片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