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9日,由New One Studio打造的沉浸式宮廷生存互動影視作品《盛世天下》在多平臺上線;9月22日,官方宣布該作全平臺總銷量已突破100萬套。

考慮到目前游戲熱度仍處于上升期,加之下部“女帝篇”尚未推出,《盛世天下》系列最終銷量超越《完蛋!我被美女包圍了》的190萬份不無可能。
更能讓人體感到《盛世天下》出圈程度的,是社交平臺上的討論聲量。
從各種熱梗到玩家站隊不同CP,《盛世天下》的話題度居高不下。游戲主播桃黑黑在抖音直播《盛世天下》時,觀看人數近300萬次,同時在線人數峰值超過10萬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盛世天下》還是一款對古裝長劇尤其是古偶受眾非常友好的游戲。
一方面,演員陣容自帶“熟人效應”:黃羿、官鴻、姚弛、林小宅等主演均有長劇演出經驗;另一方面,這也得益于《盛世天下》精良的制作品質——首波玩家反饋中,“電影級質感”“審美在線”“堪比S+長劇”成為高頻評價。

導演知竹此前便以審美出眾著稱,其代表作《長公主在上》《東欄雪》《古相思曲》均憑借精良制作與良好口碑破圈。
縱觀她的創作軌跡,從2016年底開始嘗試短片拍攝起,不到十年間,知竹已實現從“自媒體博主—短劇導演—長劇導演—影游導演”的四連跳。在影視行業遇冷、項目整體收縮的當下,這比《盛世天下》的爆火更像一個“奇跡”。
近日,知竹通過線上的方式接受了《影視獨舌》的采訪。關于《盛世天下》的創作歷程、關于自己的職業路徑、關于外界的關注與評價,她有許多話想說。
相信很多人在看宮斗劇時,都曾幻想過:如果自己是劇中主角,究竟能活到第幾集?
此前市面上確實出現過一些宮廷題材的生存游戲。但真正以拍攝影視劇的規格和標準去制作這樣一部互動作品,《盛世天下》尚屬首次。

在接觸這個項目之前,知竹就已經是橙光游戲的資深玩家。
2023年初,由知竹執導的短劇《東欄雪》上線。New One Studio的制作人發現知竹的風格符合《盛世天下》需要的美感和細膩,于是向她發出了合作邀請。
而知竹此前就玩過該團隊制作的冒險游戲《隱形守護者》,深知對方在游戲制作上的成熟水準。雙方很快確定了合作意向。
經過半年左右的籌備,《盛世天下》于2024年初開機,2024年4月殺青。這段創作經歷,也為知竹帶來了與以往拍攝傳統影視劇截然不同的體驗。
首先是劇本層面。盡管玩家最終看到的《盛世天下》在視覺上幾乎與長篇古裝劇無異,但知竹拿到的劇本和傳統影視劇本格式非常不同,不同選項分支導向不同結局。
為了方便各部門籌備以及演員閱讀,創作團隊一起研究出了最適合的劇本格式。

其次是選角。《盛世天下》的角色數量之多,創下了知竹參與項目的紀錄。選角團隊累計查看了兩千多份演員資料,知竹也為此多次往返北京,“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見六七十人,并且要連續見好幾天。”
選角到后期,選角導演告訴知竹,這個項目接觸的演員數量比好幾個S+項目加起來還要多。以至于《盛世天下》殺青后,知竹進入其他劇組時,發現選角團隊推薦的演員之前都見過。
后期制作也同樣不同尋常。傳統劇集每集僅需輸出一條成片,而《盛世天下》每集卻要切割成上百個獨立視頻,每個視頻都需單獨命名、審核、修改。
以第五集“冷宮鬼魅”為例,共有15個主要情節點,而玩家的不同選擇又衍生出二十余種故事走向,每一處抉擇都牽動人物命運,編織成一張龐大的敘事網絡。

這也是《盛世天下》從殺青到上線經歷了一年半左右的原因。據知竹透露,目前下部“女帝篇”已完成粗剪,仍在精細打磨中,希望能為玩家帶來更沉浸的體驗。
《盛世天下》讓影視行業有了“新故事”,在不久的將來,這類互動影視作品或許會成為內容創作的重要方向。
作為網文與游戲的資深愛好者,知竹對此已有更具體的設想——
“我之前和朋友聊到過,希望有公司能趕快推出一個娛樂圈打拼題材的互動影游。我想看一個18線新人進入到娛樂圈后怎么打怪升級,一步一步成為影后。這類題材即時反饋非常強,比如我給你一個選項,現在有一個潛規則你接不接受?或者是一部文藝電影跟一部商業電影,你怎么選?這種選項非常好設置,而且一定會有討論度。”
除了娛樂圈題材,知竹認為無限流規則怪談也非常適合影游化。“玩家會與主角高度共情,而且會有強烈的刺激感。比如喪尸來了我開不開門?躲在柜子里還是跑出去?這類作品本身就和互動影游高度契合。所以我覺得未來還有很多題材等待我們去探索。”
作為導演,知竹有一份相當漂亮的履歷。
2022年,她首次執導短劇《長公主在上》。這部既無知名演員參演,也沒有高昂制作經費的作品,最終創下超4億的播放量,并扭轉了不少觀眾“短劇等于粗制濫造”的刻板印象。
2023年6月,知竹首次嘗試中劇《古相思曲》,該劇在豆瓣斬獲8.6的高分,成為年度口碑黑馬。

在這些作品中,一以貫之的美學風格成為她最鮮明的創作標識,也是知竹持續獲得觀眾和市場青睞的重要原因。
以《盛世天下》為例,就被網友評價留下了很多演員“二十多歲最美的樣子”,這種拍攝能力,源于知竹早年作為攝影師所積累的視覺經驗與審美直覺。
“人像攝影的經歷讓我能快速判斷演員適合的光線,硬光或柔光、大光比或小光比,以及最佳拍攝角度。在實際拍攝中,我會去具體分析Ta到底是什么樣的角色,再去打適合的光線。還有就是結合演員特質等,進一步細化妝造設計。”

這種對美的追求并不因演員戲份多寡而有別。在《盛世天下》第二集“夜宴驚魂”的群戲中,就有觀眾發現,不僅女主角伍元照(黃羿 飾)驚艷亮相,在遠景或背景中僅有幾秒鏡頭的群演,身著的服飾也很精美。
“因為我做了很多年的漢服攝影,積累了不少服裝和飾品。宮宴那場戲,背景里許多才人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收藏的。這些服飾會比較華麗,所以玩家一眼看上去不會覺得群演輸給了主演,大家都很漂亮。”

盡管未曾系統總結過自己的美學體系,但知竹坦言,她更偏愛含蓄而富有意境的中式美學。這種審美取向不僅體現為精致的畫面與考究的服化道,更滲透于情感表達的深層維度。
此前在《古相思曲》中,知竹在創作中也大量化用《詩經》意象。女主角陸鳶(張雅欽 飾)的外形與精神內核,便是參照《小雅·采薇》中“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;今我來思,雨雪霏霏”的詩句內涵來塑造的。

從短劇到長劇,無論作品形式與預算規模如何,知竹始終堅信的是,觀眾評判作品時,并不會單純依據投資體量與制作規格去下結論。“觀眾是否被打動,其實還是在于內容本身有沒有戳到Ta,這個比投資更重要。”
2016年底,知竹開始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布古風短片;直到2018年,她才嘗試拍攝帶有劇情的視頻。
那是影視行業步入漫長寒冬的開端,同時也是自媒體博主蓬勃發展的時期。知竹拍攝的古裝視頻在平臺上積累了可觀的播放量,為她日后真正踏入影視行業奠定了基礎。

“我不是‘主動’進入影視行業的,因為當時我真正主動進入的,其實是自媒體短視頻領域。2019年左右正是這個行業高速發展的時段,我拍的原創短視頻數據不錯,平臺就主動找來合作短劇。又因為短劇數據好,被長劇平臺的制片人看到,這才有了拍中劇、長劇的機會。”
一直以來,知竹對自己的認知都是自媒體博主。直到去年,身邊越來越多的演員朋友會找她討論職業發展問題,她才有了自己已經進入影視圈的實感。
非科班出身、無師承背景,且至今沒有簽約任何視頻平臺或影視公司。某種程度上,知竹的導演之路稱得上是“零幀起手”、單打獨斗。
盡管如今已執導了多部熱門作品,但知竹對自己的定位仍是“創作者”。她樂于深度參與創作的每個環節,想學的東西也很多。
比如最近,她對聲音設計產生了濃厚興趣。如果之后時間允許,她打算報名相關課程。“我們常說‘視聽語言’,‘聽’其實非常關鍵。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在視覺呈現上,但聲音對一部片子的影響同樣巨大。”

她也不想把自己局限在“導演”這個身份,從前做攝影教學一樣能帶給她很多的正向反饋和滿足感。直到現在,還常有網友發私信催她重啟攝影課。
知竹感興趣的領域很多,她不確定自己未來還會不會做導演,又或者會做多久的導演。唯一確定的是,“會一直創作到七八十歲”。
知竹即將跟觀眾見面的下一部作品,是由侯明昊和盧昱曉主演的長劇《入青云》。
采訪當天,該劇發布的新預告收獲了不錯的網友反饋。知竹希望這部劇能為觀眾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。

正如《盛世天下》代表著行業的一種新想象,知竹本人也象征著一種新可能——在這個信息開放、媒介發達的時代,創作者能否僅憑“創作”本身,撬動更多資源,真正實現“上桌”?
無論是影視寒冬,還是長短融合,或許行業的每一次生態流動,正是創作“去偽存真”的過程。
本文轉載,侵權聯系刪除!
內容由作者原創,轉載請注明來源,附以原文鏈接
http://www.66363709.com/news/13075.html全部評論
關注我們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表情
添加圖片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