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唐民國的歷代文人學士,寫青泥嶺的詩詞歌賦亦有達200余篇,在中華文化的發展史上占居著重要的一頁,也奠定了青泥嶺作為文化名嶺的重要地位。一群群馬幫、駝隊,載著釀造的酒,翻越青泥嶺,經青泥驛、大河店“遠通吳楚”古道,遙遙而過。到明清年間,釀酒燒坊已有百十余家之多。如今,金徽酒不僅在全國打造著一座生態工業的典范,也向世人打造著一張生態徽縣的名片。在徽縣,這里的人們自古以來熱愛書法,習書法之風盛行,這和當地的歷代書法墨跡有關。2015年11月初,虞關鄉三岔村東南方向發現一個神秘的洞穴,崖壁上有古人留下的許多墨跡。種種跡象表明,這正是那個在歷史上消失了整整四百多年的首陽洞。千年文脈延續今,酒文化,書法、摩崖石刻、石窟等歷史遺存,深受青泥嶺的恩澤和護佑,青泥嶺成為屹立在隴南大地上的文化坐標,也是造物主賜給隴南人民的文化長卷。《青泥嶺》第二集山佑文脈




內容由作者原創,轉載請注明來源,附以原文鏈接
http://www.66363709.com/jilu/12445.html全部評論
發布者暫未開放下載權限
我們正努力使更多創作人開放下載權限,敬請期待...
確定下載本片嗎?
提交成功
待作品發布者確認
無法認領此作品
只有實名認證的用戶才可以進行作品創作人關聯哦~
提交成功
待創作人確認
取消邀請
表情
添加圖片
發表評論